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信息
发布时间:2017/11/9 11:14:24 点击数:3638
顾福林研究员
无锡市老科协专家工作站专家,721厂老科协理事,江苏省表协技术委员会顾问,
无锡表协原副会长、秘书长
摘要:
土壤是生物和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重要环境。目前,土壤的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近年来,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速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汽车排放的废气,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不断随雨水降落到土壤中,农业化学水平的提高使大量化肥和农药散落到环境中,导致土壤受非点源污染的机会越来越多,其程度越来越重。针对土壤污染,特别是其中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必须作为环境整治中重中之重的当务之急。本文作者,在学习、消化吸收和比较分析土壤污染这个重要课题后,提出科学防治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危害与科学防治
引言:
长期以来,人们提到污染首先想到的就是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物污染等,而对土壤污染的概念则相对陌生。原因何在?除了由于土壤污染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隐蔽性,迟后性,累积性和不可逆转性等特点。使得人们对脚下土地表层的“变化”不易察觉,或无知以外,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一个像《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这样的法律。由于相应法律的缺位,人们不可能系统地了解法律关于保护土壤和防治土壤污染的规定,不知道自已在土壤污染防治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自然其土壤防治的意识就会淡薄。目前。我国土壤环保工作相对滞后于大气和水环境的保护。这个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土壤污染这个环保短板必须补上。
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我国土壤污染大致可分为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多种类型。其中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根据环保部2014年4月27日公布《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公报》调研,全国土壤总超标率16.1%,其中耕地超标率19.4%。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2.9%,以18亿亩耕地总量计算,中、重度污染耕地约为5220万亩,耕地总污染量为3.492亿亩,占19.4.%。我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非常严重,受重金属污染耕地有1.5亿亩,(1000万公顷。)占18亿 亩耕地的8%,占耕地总污染量3.492亿亩的43%。
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严重,导致全国每年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污染粮食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有许多地方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中镉、铬、砷、铅等重金属含量超标,危害人、畜健康,引发癌症和其他疾病。含重金属浓度较高的污染表土,容易在风力、水力作用下分别进入大气和水体中,导致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地下水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等。
全面协调和尽快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依法防治,依法监督,依法管理,建立长效土壤质量检测机制。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控制工业和城市“三废”排放,加强公众保护环境法律意识等。针对土壤污染尤其是其中的重金属污染治理,在党中央的英明领导下,全国上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科学防治土壤污染,维护蓝天、碧水、净土的良好的生态环境,造福百姓健康。
1 土壤重金属污染介绍
土壤重金属污染指由于人类活动(主要包括工业、农业和交通等来源)将重金属进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明显高于其自然背景含量,并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污染土壤的重金属主要包括汞、镉、铅、铬和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以及有一定毒性的锌、铜、镍等元素。过量的重金属可引起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中移动性很小,不易随水淋滤,不为微生物降解,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潜在危害极大。
2 土壤污染治理方法
2.1、土壤修复技术分类:
1)、处理技术——用于城市工业企业遗留场址和石油开采场址污染
1、 物理化学修复技术(热处理修复技术)
2、 生物修复技术
2)、封装技术——用于矿山开采场址污染和农田污染土壤
1、 表面覆盖或底部衬垫
2、 填埋
3、 垂直格栅工程
2.2、修复技术筛查矩阵
编号 |
技术 |
挥发性非卤代有机物 |
挥发性卤代有机物 |
半挥发性非卤代有机物 |
半挥发性卤代有机物 |
燃料类 |
重金属 |
可操作性 |
污染物去除率 |
费用 |
1 |
挖掘-填埋 |
⊙ |
⊙ |
● |
● |
● |
● |
● |
● |
● |
2 |
固化/稳定化 |
○ |
○ |
● |
● |
● |
● |
● |
● |
⊙ |
3 |
土壤气相抽提 |
● |
● |
⊙ |
⊙ |
⊙ |
○ |
● |
⊙ |
● |
4 |
土壤淋洗 |
○ |
○ |
● |
● |
● |
● |
⊙ |
⊙ |
⊙ |
5 |
土壤洗涤 |
○ |
○ |
● |
● |
● |
● |
⊙ |
⊙ |
○ |
6 |
热解吸 |
● |
● |
● |
● |
● |
○ |
● |
● |
⊙ |
7 |
焚烧 |
● |
● |
● |
● |
● |
○ |
● |
● |
○ |
8 |
水泥窑协同处置 |
● |
● |
● |
● |
● |
○ |
● |
● |
⊙ |
9 |
化学氧化/还原 |
⊙ |
⊙ |
● |
● |
● |
● |
● |
● |
⊙ |
10 |
生物通风 |
● |
⊙ |
△ |
△ |
● |
○ |
● |
⊙ |
● |
11 |
生物堆 |
● |
● |
△ |
△ |
● |
○ |
● |
● |
● |
12 |
强化生物修复 |
● |
● |
△ |
△ |
● |
○ |
⊙ |
⊙ |
⊙ |
13 |
植物修复 |
○ |
○ |
⊙ |
⊙ |
⊙ |
● |
● |
⊙ |
● |
14 |
泥浆相生物处理 |
● |
● |
△ |
△ |
● |
○ |
⊙ |
● |
⊙ |
注: ● 表示评估性能较好或非常适用 ⊙ 表示评估性能适中或较为适用
○ 表示评估性能较差或不适用 △ 表示待定,其效果取决于具体参数
土壤污染修复分为原位修复和异位修复。各有利弊,择优选择。
2.3、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
土壤被重金属污染后,为了避免其对植物生长和通过食物链对人类造成危害,需将重金属从土壤中清除掉,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修复技术主要有两条途径,其一是改变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使其由活化态转变为稳定态,其二是从土壤中去除重金属元素,使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的浓度接近或达到背景含量水平。目前采用的治理方法主要有1)、物理化学法(热处理修复技术),淋滤法,洗土及施用调控剂法;2)、生物修复技术:即植物修复,动物修复及微生物修复。
3 我国近二年内出台的治理土壤污染有关政策
1)、《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2016年5月31,国务院发布土十条共分10大任务35项要求,,提出了未来土壤修复的目标。到2020年土壤污染得到初步遏制,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到203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土十条”提出,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达到1000万亩,即1000亿元的治理修复市场空间,
2)、《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发布 ,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共7章33条,其中主要职责:为加强污染地块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防控污染地块环境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发布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本办法。本办法对疑似污染地块开展的土壤环境初步调查活动。以及对污染地块开展的土壤环境详细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治理修复、监督管理及其效果评估等活动。
3)、《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1月6日发布共10个方面40条细则。
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摸清土壤污染底数为基础。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严防新增土壤污染,逐步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市场驱动,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促进土壤永续利用,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坚实保障。
主要指标:江苏省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2030年达到95%。
4)、《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锡政发【2017】15号,2017年4月7日公布,共10个方面40条细则。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清形势,坚定信心,狠抓落实,切实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如期实现全市土壤污染防治目标,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改善,为建设 “强富美高”新无锡做出贡献。
主要指标:无锡市到2020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 2030年达到95%。
4 科学防治土壤污染建言献策
防治土壤污染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解决。它不仅需要各级党政,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强力防治。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牢固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环境保护,充分发挥专家学者广大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只有对土壤加强立法,加强管理,加强控制,加强宣传教育,以及加强科技投入和科学研究。我国的土壤环境才能保护好,造就青山绿水净土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国富民强,繁荣昌盛。
具体建议如下:
1)、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比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难度更大,危害严重。所以,重金属污染治理需要建立一个更严谨和完备的体系。
2)、我国的国情是人口多,耕地面积巨大,各地耕地差异很大。至今土壤污染尤其是重金属污染严重。因此,治理重任必须摆到各级政府议事日程上来。
3)、制定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使我国土壤质量的维护与改善,污染预防、控制及修复等工作有法可依。制定修订健全国家与地方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创新土壤管理和技术服务,确保土壤安全和人类健康。
4)、《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已发布,要认真贯彻执行。坚持以防为主,点治、片控、面防相结合;分阶段,分步骤地构建土壤污染防治体系。
5)、构建我国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机制
为促进我国土壤环境管理从污染物总量控制向环境风险防控与预警转变,建立预测、预报平台技术模式,这是一项系统工程。环保部发布的《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就是基础工作。
6)、借鉴发达国家在土壤污染修复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注重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信息公开公示制度,强化对土壤污染地块的环境监督与公众参与。
参考资料和相关文件:
1、《我国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发展的思考》2017.6 赵其国院士
2、《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和方案编制》2015.4谷庆宝研究员
3、《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防治、修复研究》2007.6赵美微等
4、《论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2015.8桑东莉
5、《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土十条”。2016年5月31,国务院发布
6、《污染地块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环保部发布 ,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7、《江苏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17年1月6日发布
8、《无锡市政府关于印发无锡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锡政发【2017】15号,2017年4月7日发布